发布 / 2024-09-10 16:21:30
来自 / 成壹家装资讯网
“1、2、3……上梁,放炮”,12月23日上午9点半,毗邻安定门的熊家大院古建修缮现场,热闹不已,工人们齐聚现场,礼炮齐鸣,共同见证这座百年大院修缮保护中最重要的仪式——上梁。这也意味着,这座古建修缮取得阶段性进展。
随着一声“上梁啦”,梁上、梁下的木工们一起发力,将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主梁”,吊装到大院最顶部,寓意房屋永固。
中梁是建筑中架在立柱上面的横跨构件,承受着上部构件与屋面的所有重量,是上架木构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俗语有云“房顶有梁,家中有粮”。过去,每逢上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负责涌泉街片区保护更新项目甲方代表覃正君告诉记者:“熊家大院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工人们用古建修复方法重现这座大院的历史容貌,老底子的建筑恢复了,老底子的文化也要传承下去,因此,用这样一种传统的仪式见证这座大院的‘重生’,特别有仪式感。”
据了解,熊家大院位于建昌古城,始建于清末民初,是当时涌泉街里较为兴旺的熊氏家族所建,距今约120年。坐北朝南,东临涌泉街。属于典型的四合院风格中式建筑,两层木结构土墙青瓦房,硬山顶,二进院布局,进门为天井,两侧厢房,有木制雕花门窗,垂花柱,雕饰精致,具有显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熊家大院老照片)
历经百年沧桑,这座占地面积约415平方米的百年大院,出现屋面大面积缺失,大木作坍塌严重等残损情况,多种病害与损伤已对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造成极大的影响。
(熊家大院老照片)
覃正君表示:“熊家大院作为历史建筑,直观地展示出西昌清末民初的文明印记,大院以其特有的木作造型和四合院落布局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建筑和审美。从保障历史建筑安全,延续历史建筑的功能方面考虑,此次修缮比对老照片,一一进行恢复,以减少原有构件的更换为原则,确实无法继续使用的按原样复制,替换下的重要构件做妥善保管。并且新换构件必须与原制在材种、工艺等方面一致,做到统一规整,符合原制。遇到修缮需暂时拆下原有构件的,拆除后也对构件进行命名和编号,力求原址原建、原构件,恢复大院原貌。整个修缮工作,都在市文管所的全面监管下完成。”
(效果图)
熊家大院在经过两个月的抢修后,目前正房主体构架已基本成型。此次吊装的“正梁”,也是大院原本的大梁。此次修缮,这根有着120年寿命的“栋梁”,又将继续担负起它的使命,继续挺立在大院正中,为熊家大院撑起又一个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未来。
此外,在修缮过程中,对大院的东西厢房、门厅、大厅、室内地基、台基、室外道路、中央天井、外墙、内墙、大木作、小木作、屋面、门窗、油漆和手绘雕花窗等等都会比照原样一一进行恢复,并做好建筑的防腐、防虫、防火、防雷等措施……让熊家大院在修缮中焕发出蓬勃新生。预计2022年3月底,熊家大院将重现历史荣光。
未来,“重生”后的熊家大院将和正在修缮中的张家大院、马家大院、何家大院等三处不可移动文物和三处历史建筑,一起成为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项目涌泉街片区的地标性建筑,让一代又一代西昌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乡愁能“被看见”“可触摸”。
上一篇:
新房装修冰箱不知放哪里冰箱除了厨房还可以下一篇:
18坪客厅装修北京姑娘买下18蜗居全屋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装修建材若未经许可,引用本网内容将面对法律行动
Copyright (c) 2011 小优 版权所有